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人民日报】敦煌一湖泊消失半个多世纪后“突然”重现碧波:你好,哈拉诺尔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16

浏览次数:

51.8K

 

  哈拉诺尔湖重现碧波(孙志军摄于2017年3月)。

 

  1月13日湖面已经结冰的哈拉诺尔湖一角。(人民日报记者 付 文摄

  本站转自人民日报  小档案:哈拉诺尔湖,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30多公里处,由疏勒河与党河生态水下泄和汛期洪水下泄汇合形成,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湖泊,面积最大时曾达70多平方公里。从清代开始,水面开始萎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拉诺尔湖彻底干涸。

  2016年秋天起,哈拉诺尔湖慢慢有水面出现,2017年春天湖面达到24平方公里,重现碧波荡漾美景。

  1月13日中午,记者驱车从甘肃敦煌市区出发,前往哈拉诺尔湖。2017年春天,在敦煌城区西北30多公里外的戈壁滩上,这个曾经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湖泊“突然”再次出现,湖面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地处库姆塔格沙漠边缘,常年降雨稀少,素有“旱极”之称。当地年平均降水量在42毫米左右,而蒸发量达2000多毫米,局地年均降雨量仅有10毫米。降水如此稀少的敦煌,为何会重现一片如此大面积的湖面?

  人进湖退,上世纪60年代彻底干涸

  开往哈拉诺尔湖的路上,多数地区是戈壁滩,植被稀少,不时还能看到饱经风蚀的小土丘。快到湖区时,植物明显多了起来:芦苇、红柳和芨芨草扎堆“抱团”。时值隆冬,植被虽已枯黄,但从生长密度来看,不难想出其夏季时的茂盛景象。

  哈拉诺尔,是蒙语,也称作“哈拉淖尔”“哈喇脑儿”。哈拉,意为黑色;淖尔,意为海。从字面意思看,“哈拉诺尔”就是“黑色的海子”之意。哈拉诺尔湖,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湖泊,面积最大时曾达70多平方公里。

  早在清朝雍正年间,由于河西移民开发,疏勒河逐渐断流退缩、党河下泄水量锐减,哈拉诺尔湖面开始萎缩。

  据当地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生活用水量越来越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疏勒河、党河上游相继建起双塔水库和党河水库,加之河流来水减少,哈拉诺尔湖彻底干涸。

  “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羊,这片全都是水。”敦煌市肃州镇河州村村民段应平记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湖面开始慢慢减少,“去年清明节时听说这里又有水了,好多人都跑过来看”。

  “长期以来,哈拉诺尔湖湖底裸露,广袤荒凉。”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韩卫东说,近20年来,即使是疏勒河、党河汛期,农闲期弃水时以及发洪水时,也从没见过任何汇水进入湖区,“直到2016年秋天,哈拉诺尔湖才慢慢有水面出现”。这一方面得益于《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的启动实施;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上游来水明显增多,是近年来少见的丰水年。

  记者抵达时,已是午后。哈拉诺尔湖整个湖面已经结冰,由于风沙大,湖区中央部分区域被沙尘覆盖,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棕黄色;在湖边,不少岩石露出水面,不远处,有的地表已是白花花的一片。

  “白色是因为盐碱化造成的。”一起前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冬季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目前哈拉诺尔湖面积缩减到10平方公里左右。

  多措并举,补水节水遏制地下水位下降

  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印发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年)》。

  “《规划》的总体思路之一,是北通疏勒。”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李晓磊解释,北通疏勒就是恢复疏勒河全线通水,保护敦煌市最西端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阻止库姆塔格沙漠对敦煌绿洲的侵袭,重建敦煌北部生态屏障。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承担了规划项目中部分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保障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输入西湖保护区。

  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程主要措施就是对治理河段内有成型河槽段进行河道恢复整治,对无河槽及散流河段进行归束整治,以保证生态输水流量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项目区内各级政府建立奖补机制和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在敦煌党河、玉门昌马、瓜州双塔等三个子灌区,重点推广渠道防渗、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流域各县市按照“以水定产”思路,严格压减农业用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设施农业。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灌区节水改造面积134万多亩。

  敦煌市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当地加快实施田间节水改造工程,灌区现在年节水达到4743万立方米,基本实现了规划的节水目标。

  从2013年10月起,疏勒河及党河流域灌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平均每立方米0.08元提高至0.132元;敦煌市自2015年起实施阶梯水价制度,以市场手段调控用水总量。

  家住敦煌市莫高镇苏家堡村的王克海,两年前将自家的棉花地改成了高效节水滴灌的大棚。“以前种棉花的时候,一亩地一年要用850立方米的水。经过种植结构调整后,温室三年水费跟过去一亩棉花地用水的钱差不多。”王克海说。

  2017年11月,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着手开展的规划实施情况阶段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项目区内农业用水比重由2011年的90%下降至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1年的48立方米下降至23立方米,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风险犹存,系统解决敦煌区域生态缺水任重道远

  据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自2011年以来,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逐年增加,“去年,疏勒河下游河道恢复与归束任务全面完成后,‘北通疏勒’的规划目标已经实现。”去年11月,疏勒河和党河在“分手”40多年后重新在敦煌“复合”,西湖自然保护区重新获得疏勒河补给,为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侵筑起一道天然屏障。“其实,哈拉诺尔湖的重现是一个意外之喜”,敦煌规划项目实施期间,疏勒河河水沿河道渗入哈拉诺尔湖,才形成了“戈壁观海”的奇观。

  对此,韩卫东表示认同。“随着党河、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的完工,下泄的生态水量和汛期洪水汇聚于新河道,河道输水效率大幅提高。2016年,党河到达下游末端北湖滩水量达2000万立方米;疏勒河到达下游北河口水量达7700万立方米。”韩卫东说,哈拉诺尔湖“回归”于2016年秋天两河交汇口段施工未完成时。

  “这体现了规划实施的初步效果,但不能忽视‘天帮忙’的自然因素:规划实施以来,正是近年来少见的丰水年份。”韩卫东同时强调,哈拉诺尔湖形成的水面,并不是该规划的最终目标,“下泄生态水的最终目的地是进入西湖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规划》明确了以水权制度建设和规范水资源利用秩序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要建设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引哈济党调水、敦煌市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等内容。

  “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面节水与适度调水相结合,并提出科学实施跨流域调水,提高敦煌水资源保障能力。”韩卫东介绍,规划实施区域情况复杂,涉及甘肃党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和苏干湖水系。

  引哈济党工程的“哈”,是指大哈尔腾河。该工程不仅是解决敦煌区域资源型缺水的核心工程和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但记者了解到,原定于2016年开工建设的引哈济党工程尚未立项批复。“对引哈济党工程,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结论性意见。”业内人士认为,在各种节水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敦煌生态仍缺水8400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亟须规划新的水源,而引哈济党工程将会有重要推进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5日 20 版)

相关阅读
甘肃水利
掌上甘肃水利
App手机版
掌上甘肃水利
App Pad版